家庭私家影院空間聲學處理的幾大誤區
- 1755天前
現如今,我們再也不用跑去各大型的商業電影院聽著各路吵雜的聲音觀看電影了,因為定制安裝打造專屬的獨立家庭私家影院已然成為大多數業主的選擇,舒適的家居觀影環境,震撼的影音效果,都成為時下潮流。私家影院裝修環節中,空間聲學處理是除了音響配置外影響效果重要的一環,也是常常被忽略和誤解的一環。
誤區一 忽略定位根本 瘋狂裝修
許多音響從業者在收到顧客需求和提供了房間長寬后,就直接拿通用標準音箱擺位圖嘩嘩嘩一通定位,然后“效率非凡”地開槽安裝裝修。裝好才發現聽音位并不在你設計的位子上,本來"非常標準"的音箱擺位瞬間定位全錯了。結果是要么尷尬接受不完美的定位,要么重新返工很是一番折騰。
盡信書不如無書!官方介紹擺位圖是理想空間的設計,但是面對顧客林林總總的需求,聽音位往往會因為視聽室內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或者設計有一些變動,例如是否需要增加吧臺以及吧臺的縱深就可能直接影響聽音位的變動,還有部分非理想影音房的左右入口也可能會影響聽音位的選擇。永遠記住一個原則,所有音箱定位設計是為聽音位設計的,而不只是考慮空間的理想位置。
誤區之二 聲學處理一定比不處理好
近年來,影音空間聲學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視聽愛好者所重視。但在很多工程案例中,消費者使用了許多材料、耗費了大量金錢精力,最終獲得的效果卻遠不如預期。甚至比不處理的時候更加糟糕。
因此,切莫以為聲學處理一定比不處理要好,胡亂的處理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一定要有選擇性對癥下藥,才能帶來正面的聲學效果。
誤區之三 過度吸音
“聲反射將造成結像模糊及不自然的音色平衡感”,基于此理論,不少做影音空間的都習慣性首先考慮吸音。而大家似乎也早已接受了左右兩側必須進行強化吸音的理論,本身初衷并不算錯。
但很多案例吸音的結果卻不理想,過度吸音會讓聲音干硬而毫無靈秀之氣,同樣也會讓不少功放的功率白白浪費了。究其原因同樣是沒有考慮實際聲學參數,往上瘋狂貼軟包更成為一些公司的標準做法。
正是某個頻率被過度吸收,中高頻的鮮活感喪失殆盡。其實,讀者們可以吸收和擴散都能解決聲反射問題” 的出發點,讓“每一面墻的75%左右的面積均勻分布吸音體,另外的25%可以做擴散處理,讓聲音的衰減更加自然、平滑”,當然更準確的話視具體環境而定。這樣也讓人在所處空間做其他休閑活動時不至于過分沉悶壓抑。
誤區之四:用軟件模擬代替實測
目前絕大多數的聲學公司都采取這樣的方式:上門測量或直接讓客戶提供長寬高等房型數據,通過軟件模擬的形式制定聲學處理方案。
而這種方法其實暗藏了嚴重的隱患,并且在第一個環節就對音效產生了不確定不可控的因素。我們知道,墻體材料的反射系數各不相同,而實際每一面墻是用實心磚、空心磚還是鋼筋混凝土墻其實際產生的低頻反射大相徑庭。而軟件是無法對這些情況進行判斷和客觀分析的。
但這種測試方法的問題就是測試設備運輸與聲學工程師的奔波費用較高,并非每個公司都愿意采用。因此不要說為什么你們拿幾臺機器在這里比劃一下還要收錢,我們的專業,和我們的嚴謹,價值都會在效果上體現!
抗光幕(ALR)將來自投影儀的光反射回觀看區域,同時反射來自遠離觀看區域的其他方向的光。相比于非ALR幕布,他們的視角更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