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音響不用“燒”,滿足這就成功了一半
- 2031天前
大多數人對于一套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音響的評價,還停留在“高音是否通透,中音是否雄厚,低音是否震撼”的階段,另外還有“定位感”“包圍感”之類的虛無縹緲的描述。
具體的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需要怎樣的一個效果,大部分人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很多人還是走入了“發燒”的誤區不能自拔。
音響本身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東西,不過經過了幾十年的市場運作,都會受到“發燒”的影響,停留在了器材本身,反而忽略了音響本身應該具備的功能以及作用。
家庭影院系統設計是從電影院演化來的,所以想要明白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音響是什么樣的,就需要先了解電影院的音響特點。
其實電影院的音響本身就是為了電影而服務的,最為基本的功能就是發聲以及擴聲,而主要目的就只有一個,讓電影更加精彩。
1、擴聲
電影院場地比較大、人多,想要保證每一排尤其是最后一排的觀眾能夠全部聽清楚,同時又不能讓前面的觀眾感到聲音吵鬧。另外要能夠表現大場面的大動態聲音能量。
清晰、震撼,不吵,大動態,這也是電影院對于音響最為基本的一個要求,家庭影院系統設計也是這樣的。
2、聲畫一致、音箱隱形
聲音畫面一致也是聲音發出的位置需要和畫面內容的位置一樣。
做個比方,電影的畫面表現是在屏幕左上方打雷閃電,所以打雷的聲音是應該在屏幕左上角的,如果聲音從其他方向出來,那就是聲畫不一致。
人聲對白也是這樣的,演員不論是坐著還是站著,或是臉部特寫,音箱出來的聲音是應該感覺和畫面里嘴巴位置是一致的,如果說話的聲音到屏幕的外面或是屏幕的下方,那么就屬于聲話不同屏,電影給人的感覺也就會很奇怪。
在專業的影院當中,為了能夠讓聲音和畫面保持一致,使用的都是透聲幕布,音箱是隱藏在幕布后方的,這樣既能夠讓聲畫保持一致,也能使得整個裝修風格很美觀。
現代的高端私家影院使用的也抖是透聲幕的做法,目的也是這樣,不過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音箱是只能夠擺在電視機或是投影幕的兩邊或者是下方,想要讓聲音從屏幕里出來而不是從音箱發出,這也取決于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音響的技術水平。
3、強烈現場感的環繞音效
不少人對于環繞音效的觀點還停留在“包圍感”當中,其實這是對的,但并不準確,電影音效其實是要的是現場感,有身臨其境的那種感覺。
電影院是由主音箱和很多的環繞音箱共同營造的電影的環繞聲場,不過電影院的環繞聲并不是想象當中的包圍感,定位并不是很準確、很明顯。
電影院的側墻或者是頭頂雖然有很多的環繞音箱,但是卻很難讓人感覺到環繞的聲音到底是從哪發出的,甚至大部分時間都感覺不到有聲音,整個電影的聲音完全融入在了電影情節里,環繞音效也會根據故事的情節變化存在于電影院的空間中,但這并不是所謂的包圍感。
4、高保真效果以及恰到好處的低頻能量
電影想要看起來精彩,除了聲畫一致以及現場的氣氛之外,聲音也應該要真實,就跟畫面內容一樣,這也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高保真”。
不論是打雷的聲音、下雨的聲音、爆炸的聲音等等各類聲效,不論是細節還是響度,都應該和真實的一樣。
還有一種是經過了藝術加工之后的聲音,例如拳擊的聲音,真實生活中打拳的聲音并不是很響,也很難聽到骨頭斷裂的效果,不過作為聲畫藝術,在錄音的時候就會有比較夸張的聲音處理,體現拳拳到肉的感覺,通過音響重放的時候就能夠反映出錄音的真實效果。
另外,電影院并不是非要一味的追求震撼的低頻效果,而是剛剛好,也要盡量的保真,即便是夸張處理,也要有度。
聲音畫面同步、看不到音箱、現場感、高保真、恰到好處的低頻能量,這也是電影院音效最為基本的一個要求以及表現。
家庭影院系統設計依此為依據,就能夠接近電影院的感覺,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并不是很難,也不需要像“發燒音響”那樣燒錢。